English

爸爸好还是妈妈好

——一个愚蠢的提问
2000-10-29 来源:生活时报 谭加荣 我有话说

一些年轻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发生一些矛盾时,总爱这样问自己的子女,“小宝宝,你看,是爸爸的看法对,还是妈妈的看法对?”或者问:“你看爸爸与妈妈,哪个好?”

每个孩子都是非常尊敬和爱戴自己的父母的。父母之间融洽和美好的气氛也是滋润他们幼小心灵健康成长的雨露。如果父母的矛盾经常暴露在子女面前,对孩子的成长当然十分有害。

父母之间的矛盾,有的是关于子女教育问题上的,诸如教育方法和内容,用不用请家庭教师等,有的则是家庭生活中的纠纷,以及双方在理想、事业、目标和思想上的分歧。这两类矛盾,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可能发生,并不奇怪。问题是,有些年轻父母一遇到这种矛盾,不加克制,毫无顾忌地在子女面前指手划脚,争执不休,闹得不可开交。甚至还要强迫子女表态,要子女站到自己一边来。在双方僵持的日子里,父母要一致地抚爱自己的子女,至少在表面上是办不到的。这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打击。当然,矛盾解决之后,大家还会一致地爱抚着子女,但是,这毕竟是后话了,先已造成的对孩子的心灵刺激,不是一下子就抹得了的。这种争吵成为家常便饭,很容易使孩子日后性情孤僻,身心发育大受影响。

比如说,在教育子女方面,在爱子女和教育子女的问题上,强求父母之间完全一致也不够现实。母亲认为应当给孩子多吃肉,父亲认为应当让孩子多吃蔬菜,双方都以书为证,难分高下,母亲认为应给孩子多穿点,防止受凉,父亲认为孩子应当少穿点,可以锻炼身体,积极主动地预防疾病。像这些分歧,如经常发生,即使暴露在孩子面前,也没什么了不起。我们所说的矛盾,是指涉及孩子的思想、性格、品德教育方面的分歧,这些是不应当暴露在孩子面前的。

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任性。比如说,他经常浪费粮食,饼干吃了一半就扔掉了,鸡蛋只咬了一口就放在脚底下踩。在孩子那方面来说,他由于年幼,还不辨是非,不懂这样做是根本不对的。父亲看了,觉得放任自流,就是害了孩子,但又遏制不住,只得伸出巴掌刮了过去。孩子早被娇纵惯了,突然受到打击,无法咽下这口气,直哭得死去活来。母亲在一旁看了心疼,立即责怪父亲太粗暴,太狠心。父亲本来也心疼,但在孩子面前下不了台,就直着嗓子一边骂孩子,一边与做母亲的争辩。最后,这场吵闹终于完全转到年轻的父母之间进行了。孩子倒是不哭了,但他面对这种争吵却傻了眼,不知所措。

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,孩子的心灵中开始并无是非观念,无法判断出父母的言论和行为究竟谁对谁错。对于他们自己的行为,在随父母中任何一方的指责,哪怕是最严厉的指责之后,一般地说,他会发觉自己是做错了,会在以后的行动中加以改正。有时撒娇,只不过是对这种指责后的表面对抗而已。如果这个时候,父母中的一方加以指责,另一方对这种指责的方式、方法及内容,当场提出异议,这实际上是庇护了孩子的缺点,他立即会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,也用不着改正。这样重复几次,完全搞乱了是非,纵容了孩子的错误。有些孩子越大越不听话,越大品质问题越严重,就往往与父母在教育他的时候经常相互顶牛有关。

因此,如果父母双方对教育孩子的方式、方法等不一致时,双方讨论是应该的,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,应该事后交换意见,取得一致性。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分歧,要在场后解决,孩子面前要统一口径,言语一致,态度相当,相互支持,这样才能在教育孩子上取得成绩。

为了孩子的成长,我们的年轻父母朋友们,更要注意维持家庭的稳定。注意提高爱情生活质量,让孩子生长在一种融洽和美好的家庭气氛和环境中。万一发生严重的家庭矛盾,父母感情不和欲离异之时,千万不可让孩子来选择是父亲对还是母亲对,一般只告诉他结果就行了。自然,为了孩子,最好不要轻易离异。须知道,一个缺少爱,甚至是无爱的孩子,往往会造成性格上的缺陷。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统计材料,都证明了一个事实,即在青少年犯罪者中,由于父母感情不和或因离婚而从小缺乏爱抚的孩子,占有相当的比重。一位名人说得好,“子女是爱情的结晶。爱情的结晶,更需要在爱情的雨露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